Wednesday, December 13, 2006

 
台灣沒有公平的選舉



2006.12.10【自由時報】

<李筱峰專欄>

選戰結束,我想從宏觀的角度,談談台灣選舉環境的公平性。

就選舉環境的公平性來看,台灣和一般正常的民主國家極不相同。自中國國民黨入台以來,台灣不曾出現過公平的選舉,即使到了所謂「政黨輪替」之後的現在,亦復如此。長期以來台灣的所有選舉,都是對國民黨有利的,道理很簡單。因為國民黨擁有以下得天獨厚的條件:

一、國民黨擁有竊取自國庫、國產的龐大黨產與經費。這是其他政黨所無法與之匹敵的條件。被國民黨提名的候選人,還可以得到黨的經費補助,本土政黨的候選人就無此福份。國民黨至今仍能聚合這群政客而不散,主要靠的就是這筆龐大的黨產與經費。

二、國民黨擁有廣大的媒體資源。自國民黨入台之後,即掌控媒體。過去在長期的軍事戒嚴與所謂「動員戡亂」體制之下,從報紙、廣播到電視,都掌控在一黨專政的國民黨手中,媒體對這個外來統治集團是「報喜不報憂」,反之,對於當時黨外政治人物,則極盡扭曲、醜化之能事。台灣民主化之後,雖然本土的聲音比過去更有機會在媒體出現,但是直到今天,媒體生態還是以舊勢力為主流,他們到了兩千年的所謂「政黨輪替」之後,對於本土執政者,則反過來「報憂不報喜」,極力醜化,對於藍營(過去蔣政權的殘餘勢力)則「報喜少報憂」,使得社會的是非善惡、價值觀念,更加錯亂倒置。例如,這個過去弊案最多、最久、最長的政治集團,最近竟然可以藉著第一家庭的案件,透過媒體的炒作,漂白成為「反貪腐」的「清流」。

三、長期的「黨化教育」有利於國民黨。任何實施一黨專政的政權,教育必定淪為政權的工具,國民黨也不例外。早在五○年代的《自由中國》雜誌就對國民黨實行的「黨化教育」提出批判(參見殷海光教授執筆的社論:一九五八年一月十六日〈我們的教育〉及一九五八年五月十六日〈學術教育應獨立於政治〉)。除了「黨化教育」之外,國民黨在台灣實施的教育又是一套「去台灣化」的教育,沒有台灣的主體意識,只有中國認同。這也是為什麼仍不願意認同台灣的國民黨,至今仍有那麼多本地人支持的原因之一。

四、司法與情治單位仍以藍色為主。這在查察賄選或選舉糾紛上,是絕對有利於國民黨的。

五、國民黨有中共背後支持。過去以「反共抗俄、消滅共匪」為使命的國民黨,自從兩千年之後,轉而和他過去的敵人掛勾,甚至拿敵人來威嚇台灣人民。中共也樂得背後配合,或明或暗予以支持。本土政黨不僅要和國民黨競爭,還要應付「一個中國」的同路人的攻勢,當然不利。

在國民黨擁有上述得天獨厚的優勢下、在台灣人民長期接受媒體與教育的制約與洗腦的情況中,本土政黨這次雖然沒有勝選,但也不算失敗(北市得票近四十一%,比以前增加五%多)。今後如何克服上述五項不合理的條件,特別是如何讓偏藍色的媒體與教育褪去色彩而正常化,不僅是使台灣選舉環境公平化的要件,也是確保台灣本土政權、讓台灣國家正常化的當務之急。

(作者為大學教授,本專欄文章同時收錄於www.jimlee.org.tw)



228歷史紀錄營



2006.12【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228會訊】